为帮助新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引导其坚定理想信念、明晰成长航向,9月11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院长黄海以“锚定人生坐标,树立远大理想”为主题,为2025级软件工程、集成电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专业新生,讲授了一堂兼具思想深度与实践温度的理想信念教育课。
首先,黄海详细介绍了学院的发展历程与学科实力。学院历史悠久,历经数十年发展,已形成“4个学院、3个学科、8个专业”的学科专业布局,拥有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软件学院(省级示范性软件学院)、网络安全学院及省级“新一代信息技术”现代产业学院。在专业建设上,8个专业各具特色,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等多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部分专业通过工程教育认证。学科建设成果丰硕,学院拥有本、硕、博系统的人才培养体系和博士后流动站,还获批网络安全国防特色学科,集成电路科学与工程新增为国内一流培育学科,彰显了学院在计算机领域的强劲实力。
随后,黄海分析了2025级新生的基本情况。今年学院共迎来810名新生,新生成绩亮眼,最高分达623分,600分以上人数有51人。值得一提的是,学院所有专业均面向国家亟需领域,致力于解决“卡脖子”关键技术,黄院长鼓励新生们意识到,考入学院不仅是个人学业的新起点,更是肩负起为国家科技发展作贡献的重任。
接下来,黄海结合当前科技发展趋势与国家战略需求,以计算机领域的前沿成果为切入点,指出“理想不是空想,而是与时代同频、与专业共振的人生航向”。他通过列举我国在人工智能、芯片研发、网络安全等领域的突破案例,以及学院校友在科研攻关、产业创新中践行理想的事迹,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同频共振”的重要意义,激发了同学们的专业自豪感与时代责任感。
讲座中,黄海积极引导学生深刻把握“中国梦”与“个人梦”的内在联结,让同学们清晰认识到:个人的前途命运从不是孤立的轨迹,而是始终与国家发展同频、与民族复兴共振,唯有将“小我”融入“大我”,个人理想才能拥有更深厚的土壤、更广阔的舞台。
黄海特别引用习近平总书记提及的南开大学张伯苓老校长“爱国三问”——“你是中国人吗?你爱中国吗?你愿意中国好吗?”,以这跨越时空的灵魂叩问,引发新生对自身责任与使命的深度思考。黄院长勉励同学们,要从“爱国三问”中汲取精神力量,自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把青春的理想融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伟大征程,以扎实的专业能力、昂扬的奋斗姿态,争做堪当时代重任的栋梁之材。
此次新生开学第一课,不仅为计算机学院新生厘清了“理想与成长”的关系,更让大家明确了“以专业能力服务国家、以理想信念照亮未来”的方向。同学们纷纷表示,将以此次讲座为契机,扎实学好专业知识,锚定人生坐标,在数字时代的浪潮中勇担使命,让远大理想在奋斗中落地生根。


讲座现场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