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关键词

院处动态
首页/ 院处动态/ 正文

自第三次党代会召开以来,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强基立根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建章立制激活基层组织力;铸魂立心坚定党员的政治信仰;守正创新提升服务社会实力。在学校党委的正确领导下,学院领导班子与全院师生上下同心,始终坚持党建围绕中心工作,坚持创新发展理念,锐意改革,勇于进取,学院呈现出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学院坚持把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思想工作优势积极转化为推动学院内涵发展的强大动力,以党建为引领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成为了向我国东北乃至全国电气装备制造业高端输送人才的重要教学与科研基地。

党员大会合影

强基固本聚人心学思践悟立楷模

欲筑室者,先治其基。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基层党组织建设,夯实基层党建的战斗堡垒作用,以增强党的凝聚力、向心力与战斗力。学院党委共计19个党支部,493名党员,教职工党员104名,占党员总数21.1%,学生党员389名,占党员总数78.9%。按照“三推两强”和“双带头人”的要求,搭建了合理的党建梯队,教师党支部书记100%达到“双带头人”标准。支部书记党建业务能力不断提升,2018年在校党支部书记党务工作“大学习大练兵大比武”活动中,教师支部书记荣获二等奖1项,三等奖、最佳创意奖和优秀奖各1项。党支部建设中多措并举保持基层组织力,优化支部设置,建立健全支部工作考核办法,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制度,切实打通党建工作“最后一公里”,提升了支部活力。电力电子系党支部“解放思想促教研”、电气绝缘与电缆党支部“帮扶学生就业”受到东北网等主流媒体报道。学院党委认真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根本要求,自觉肩负起管党治党主体责任,把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和主动权,扎实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建立健全中心组学习制度,认真开好学院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和党政联席会,在强化政治核心作用的同时增强凝聚力和战斗力,确保学院正确办学方向和发展方向。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认识到位,行动才会自觉。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学院秉承着“以学促廉、以德育廉、以行立廉”的宗旨,着重在干部队伍教育管理上下工夫,一方面大力开展廉政教育,树牢服务意识,夯实信念之基;另一方面干部带头讲政治、树正气、做表率,把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扛在肩上、落在地上”,以身作则号召广大干部和教师党员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本色,在强化党员的党性和组织纪律性的同时打造一支作风过硬的党员队伍。与此同时,学院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力度,大力涵养广大教职工的正气,积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建设了一支党性强,具有奉献精神和创新精神的党员队伍。师生共联共抗疫情,多名教师和学生党员主动参加到新冠疫情防控志愿服务中,为未返校毕业生打包行李,为防控工作及孤儿学生共计捐款5万余元。在专业工程教育认证、重点实验室评估、协同创新中心申报、省领导视察学院、三菱杯电机大赛、假期实验室改造、清理办公用房、资产清查、疫情防控等工作中,学院教师党员放弃休息时间,全员参与,体现出了忘我的奉献精神、强烈的大局意识。

教育发展,教师为本;教师素养,师德为先。学院党委高度重视师德建设,以“常态化、重引导、立典型”为重点,围绕学科建设与教书育人两条主线,对《新形势下师德师风建设路径及对策研究》进行师德师风立项;建立考核机制,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制度化,确立明确目标和具体标准,师德师风和育人工作考核纳入到教职工工作考核中。2016年,学院党委荣获省高校工委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2019年学院荣获省“教育系统先进集体”,2021年,学院被推荐参评省“师德先进集体”。雷清泉老师、汤蕴璆老师荣获校终身荣誉教授。雷清泉老师获2021年中国电介质物理终身成就奖。五年来,1名教师荣获省“五一劳动奖章”,1名教师获省“最美园丁”称号,1名教师荣获省高校工委授予的“优秀共产党员”,1名教师荣获省“优秀教师”,3名教师荣获省事业单位嘉奖,1名教师荣获省“留学归国人员报国奖”,1个支部荣获省高校工委授予的“先进基层党组织”。“教书者必先修己,育人者必先律己”,广大教师坚定政治方向,以德立身、以德施教,形成了一支具有现代教育理念、水平精湛、师德高尚的教师队伍。

教研并举重发展融通中外强师资

“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教学和科研作为高等教育的两大职能,应相互促进,相辅相成。自第三次党代会召开以来学院着重教研并举,不断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能力,以适应新时代的教学改革和人才需求。学院围绕专业认证、课程建设、教学模式、教学评价创新研究,获省教育厅教育教学研究项目18项,发表相关教学研究论文16篇,获黑龙江省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省教学成果二等奖4项,省首届优秀教材一等奖2项。课程建设方面,获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项目5项,建成国家虚拟仿真一流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省级一流精品在线课程2门,省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课程1门。出版教材8部,其中国家级规划教材2部,国家级重点图书3部。

部分教学成果

专业建设方面,为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2018年新能源材料与器件专业正式招生,学院实现强弱电结合的办学特色,初步形成了“材料-器件-系统”一体化的学科战略布局。同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工程教育认证进校考察并顺利通过认证。

学院两个专业顺利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

教学实践

2019年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和电子信息工程专业两个专业均获批为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学院研究生学位授权点顺利通过国家评估。电气工程学科2018年入选黑龙江省优势特色学科,获批建设国内一流学科。2018年电气工程学科所属工程学ESI排名首次进入全球前1%。,学科影响力大幅提升。除此之外,学院还先后承办了“电工学科2019年高电压年会”、“电气装备制造与智能运行高端论坛”、“第36届中国高等学校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学术年会”等线上线下全国性的行业重要会议十余次,聚焦学科基础性、战略性、前瞻性问题,线上会议参与人数超6.1万,获得业界的高度认可。学科专家先后在重要国际会议作特邀主旨报告十余次,进一步提高了学院的国际知名度。

“科研实力”是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建设国家一流学科的发展之基。科研平台建设不仅是研究发展的基础也是学术交流与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近几年,学院科研平台建设成果显著,2018年工程电介质及其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汽车电子驱动与系统集成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顺利通过教育部评估。同年,大型电机电气与传热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批;2020年先进电气装备制造与智能运行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成功获批,使我院国家部委级科研平台总数增加到5个。

与此同时,学院科研实力大幅提升,学院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课题2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3项、国防基础研究项目2项、面上项目20项及青年项目17项,其他省部厅级项目及横向委托项目200余项。

部分科研成果

冯宇老师发表的论文影响因子高达60+ 

先后在国家级出版社出版专著6部,发表EI收录期刊论文132篇,SCI收录学术论文243篇,JCR一区论文85篇,单篇影响因子大于50的1篇,ESI高被引论文6篇,热点论文3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63项、实用新型专利703项。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一等奖1项,二等奖6项,三等奖6项。

教师是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师资队伍建设是高校教育质量的根本保障。近几年,学院高水平人才引进取得重大突破,先后引进新加坡和俄罗斯著名院士、专家5人参与石墨烯中心建设,2020年获批黑龙江省石墨-石墨烯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2018年成功引进国家高层次人才3名,其中全职引进新能源汽车电机及驱动控制领域国际知名专家1人,获批“新能源电机系统及关键材料”黑龙江省“头雁计划”团队项目。2021年,我院青年教师陈明华获批国家优青,实现了我校在国家级青年人才的历史性突破。同时,我院获批省杰青1项,省优青3项,新增龙江青年学者2人。学院坚持引培并举的措施,先后培养本校、引进重点学校毕业优秀博士35人充实教师队伍。学院研究生导师队伍不断壮大,目前拥有博士生导师29名,硕士生导师88名,增聘企业兼职导师35人。学院不断推进研究生校企联合培养,建立了企业研究生工作站3个,企业联合实验室3个。

科研平台

学院不断加深国际合作与交流的广度和深度,积极开展与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新加坡、美国等知名高校与科研机构的合作交流,先后与莫斯科国立大学、白俄罗斯国立大学、圣彼得堡国立交通大学、加拿大卡尔加里大学等国外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17名教师获得国家留学基金委等项目资助,赴国外访学研修。学院不断加强引智工作,积极引进国外高水平专家学者来校任教讲学、开展学术交流及科技合作,先后聘请6名国外知名专家为我院首席科学家、荣誉教授、客座教授;邀请10余名高水平国外专家学者来校讲学交流。

学术交流

协同育人拓渠道服务能力显增强

育才造士,为国之本。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的要求,学院紧紧抓住大学生的思想入口,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聚焦育人目标,推进“铸魂育人工程”,依托“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会”、实施 “悦读计划”、成立“女子宣讲团”,提升学生的政治信仰和责任担当;聚合育人资源,通过“钥匙工程”,聚焦差异需求统筹育人力量,充分利用电气学院优势资源,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和使命感;遵循育人规律,聚焦人才培养,推进“素质提升工程”。“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建立以实践活动为载体的人才培养支撑体系,全面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发展;创新育人机制,构建“三全协同育人格局”。

在党员中开展先锋学友计划,帮助后进学生共同进步。通过“学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会”将思想政治教育辐射到全体同学中。学院有72%的学生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学院有51.1%的毕业生扎根在龙江,服务在本行业,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青春,建功立业。学生李瑞思抗洪抢险的感人事迹引起较大反响,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多名大学生主动参加到志愿服务中。学院学生获省级以上各类竞赛奖项300余项。学院成功举办了第十二、十三届“三菱电机杯”全国电气自动化大学生竞赛并获得多个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吸引了近千名国内高校专家和学生参会,极大提升了我院人才培养的影响力。2021年,学院团委被评为黑龙江省“五四红旗团委”。

以科研育人为抓手,注重国际交流与合作,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学院着重挖掘科研育人潜力,以提升学生国际化视野与学院国际化水平为导向,积极推进研究生层面的国际交流合作,不断提高留学生生源质量、培养质量和办学效益。近年,获得国家电力能源传输“丝绸之路”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及省“中俄乌白新国际新能源新材料创新联盟项目”支持,先后招收11名俄罗斯、巴基斯坦、蒙古、老挝和越南等国的留学生;与境外著名高校联合培养研究生5名,先后有118名研究生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学术报告。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高等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既是使命所在,也是自身发展的源头活水。学院利用自身的学科、专业、科技、人才等优势,积极服务社会,助力地方和祖国建设。近年来,学院瞄准国际学术前沿、围绕国家中长期发展规划,结合国家重大工程对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成果转化、产业升级和服务社会的需求,与国内60余家大型电气装备制造与运行企业联合成立了“先进电气装备制造与智能运行协同创新中心”,2020年获批为教育部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为国内电气装备制造与运行领域技术进步发挥了重要作用。此外,学院还积极服务地方,参与哈电集团等大型国企技术创新,攻克诸多关键技术,发挥在高压电力设备绝缘检测领域优势,研发了多项国内外领先的独创性技术及装置,实现自主创新,解决了行业急需,有力推动了行业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科技服务区域经济发展能力逐步增强。同时,学院积极承担社会服务和科学普及工作,研究平台与实验室已成为地方科普活动的重要基地。学院积极参与国家交通电动化战略规划,主持或参与完成“十三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主导或参与制定涉及电机、绝缘、高电压等多项国家和行业、团体标准制定。多年来,学院聚焦需求、发挥优势,始终同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保持同步形成了教学、科研、服务社会的良性互动机制。

校企合作

学院教师参与完成国家重大项目

初心不忘,执梦前行。站在新的起点上,电气与电子工程学院定会以“知行统一、博厚悠远”的校训和“讲团结、树正气、重内涵、求发展”的院训时刻自勉,砥砺向前,努力在争创“双一流”的征程中再续新篇,相信哈理工电气学院全体师生定会立足岗位、勇担使命,开拓创新、扎实苦干,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懈奋斗。

最新推荐